摄影师用无声的相机代替了在无限美景面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语言,尽情展示有声的大千世界的丽影。让只能在书本与互联网中浏览世间美景的大家丰富了对中国景物的认知。让那些美景脱离苍白的文字,变得生动而精彩。
对于伟大的摄影作品,非常重要的情深,而不是景深。
过去写过“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的朦胧派诗人北岛先生,也是对摄影有肯定研究的人。关于摄影和诗,北岛觉得:“摄影有时和写诗非常像。你和你的摄影对象常常处在互相探寻的过程中,有些时候你在找它,但如何也找不到,只有它也在找你时,你们才相遇”。
诗人的摄影总有着特别的风韵,这种不可言说无以名状的风韵在画面中坚定的缓流。不知是光景替代了文字,还是文字用光影的化装潜伏在画面之下。当艺术与文学完美的结合,就会叫人感觉到,流淌着文学气息的艺术作品,是那样的有想像力和生命力。通过诗普通的思维方法下创作出来的摄影作品,总会叫人看到诗意。
诗人应该是一种生命的状况,是一种生活方法,是一种在日常,不论用文字还是用影像,都会有叫人感觉到诗意的存在;摄影者也不应该只不过一种职业,那是对艺术这个词的亵渎,艺术应该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一种状况。摄影者也应该是通过诗的意境,把镜头下的画面更完美的表现,就是日常的每个小瞬间,每个小感动,每个是你考虑中的画面。